《中公版·2021江西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系统讲解了江西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中职业能力测验的所有核心考点。
本书具体内容如下:
1.讲授核心知识。全书贯彻“讲练结合”思想,在讲解核心知识过程中配以例题进行阐述说明,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
2.呈现最优解法。全书以“直观易学,讲透教会”为宗旨,尽可能使用图解形式,将作答过程步骤化,力求为考生呈现各类题目的最优解法。
《中公版·2021江西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吸纳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多年教研成果,紧随江西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变化,立足实际考情,传授实战技巧。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归纳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详细展示作答过程和快解技巧。
2.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针对核心考点的理论讲解进行例题演示,以“理论+实践”的方式帮助考生掌握技巧和方法。
/一本通第一部分常识判断//一本通第一部分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综合知识客观题部分包含的内容较多,一般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人文与历史知识、科技与生活知识、公文知识、国情与地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等。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熟知客观题部分各学科的知识点,此外还要关注近两年我国召开的重要会议、新出台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以及新取得的科技成就。
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01第一部分常识判断第一章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第一节江西省情一、地理位置与地貌江西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其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全省共有5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畲族、苗族、回族、壮族、满族等。
江西的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6%,丘陵占42%,平原占12%,水域占10%。江西的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东北部有怀玉山,东部有武夷山,南部有大庾岭和九连山,西部有罗霄山脉,西北部有幕阜山和九岭山。
二、气候
江西位于长江以南,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且天气复杂多变。江西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多对流性天气。4—6月,江西降水集中,是其雨季,这一时期易发生洪涝灾害;雨季结束后全省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以晴热高温为主,常有干旱发生。7—8月,江西有时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明显降水。江西的秋季晴天多、湿度较小、气温适中,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
三、自然资源(一)动植物资源江西已知野生脊椎动物845种,占全国野生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3.5%。其中,哺乳类105种,约占全国的21%;鸟类420种,约占全国的34%;爬行类77种,约占全国的20%;两栖类40种,约占全国的14%;鱼类203种,约占全国的5%。鄱阳湖是闻名世界的水鸟越冬地,每年有多达60万~70万只水鸟在此越冬。
江西已知野生高等植物5117种,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苔藓类563种,蕨类435种,裸子植物31种,被子植物408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46种。
(二)森林资源
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活立木蓄积量4.45亿立方米,活立竹总株数19亿根,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森林多属天然次生林,针叶林面积比重大,杉木、马尾松、樟树为江西省主要乡土树种;油茶、板栗、柑橘为江西省主要经济林树种。截至2020年3月,江西有自然保护区190个(国家级16个、省级38个),森林公园182个(国家级50个、省级120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06处(国家级40处、省级66处)。
(三)矿产资源
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大类139种,在全国居前10位的有81种,其中铜、钨、铀、钽、稀土、金、银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江西有色金属、稀土和贵金属矿产具有明显优势,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四)水资源
江西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省份之一,全省97.7%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638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565亿立方米。江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全省五大河流,全境1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3700多条,人均拥有水量和耕地亩均占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旅游资源
江西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世界遗产地5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1处,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江西的主要旅游景区可概括为“四大名山”“四大摇篮”“四个千年”“六个一”。其具体说明如下表所示:旅游景区具体说明四大名山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四大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六个一一湖(鄱阳湖)、一村(婺源)、一海(庐山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现有旅游景区(点)2500余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1处,国家4A级景区143处。当前江西推向市场的五彩精华旅游线、红色经典旅游线、绿色精粹旅游线、鄱阳湖体原生态旅游线等4条黄金旅游线路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例题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的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兴国山歌B赣南采茶戏
C婺源徽剧D乐安傩舞
解析:赣南采茶戏源于明末清初,在民间“茶篮灯”“采茶歌舞”“三脚班”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其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故本题选B。
五、江西文化(一)四大文化江西的书院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和药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类别具体内容书院文化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唐代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和高安桂岩书院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书院代表,宋代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同时,上饶的鹅湖书院首开学术自由辩论之风,吉安的白鹭洲书院人才辈出、延续办学800年,至今朗朗读书声不断陶瓷文化江西是我国陶器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万年仙人洞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陶片,吴城遗址中发现了中国目前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和已粗备瓷器烧造条件的六座龙窑,鹰潭角山窑址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大的商代窑炉,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兼收南北名窑制瓷技艺的综合性大瓷窑,景德镇更有“千年瓷都”之称茶文化江西是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区。汉代时期,庐山的僧人就开始种茶;唐代时期,怀海禅师创立禅门茶事仪规,“茶圣”陆羽将庐山康王谷谷帘泉定为天下第一泉、将上饶广教寺定为天下第四泉;明代时期,宁王朱权著《茶谱》将饮茶“崇新改易”,使直接用沸水冲泡散茶的方式得以普及药文化江西药材商人多出自清江县,药铺则集中在清江县樟树镇。樟树镇在全国药材生产和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海内外公认的“药都”,其药材生产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葛玄在阁皂山上采药炼丹,药材交易至唐代初具规模。樟树药材制作有一套完整的加工炮制技术体系,以精于选料、严于制作而闻名(二)历史名人
江西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主要代表有:
(1)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其代表作有《饮酒》《桃花源记》等。
(2)欧阳修,庐陵沙溪(今吉安永丰)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跋尾》等。
(3)王安石,临川(今抚州东乡)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4)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
(5)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杰出画家、书法家。其代表作有《鱼鸟》《松下鸣禽图》《荷花水鸟图》等。
(6)陈寅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和国学大师,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其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
第二节国情概况一、我国的疆域我国疆域的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项目具体内容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领土四端东南西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曾母暗沙帕米尔高原附近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陆疆我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止,长2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陆上邻国记忆口诀: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泊和不丹,缅甸老挝接越南,陆上邻国依次连海疆我国有18万千米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二、我国的地势和地形(一)地势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地势阶梯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 米盆地和高原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多在500米以下平原为主,间有丘陵和低山(二)地形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是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合称,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我国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我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我国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我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三、我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河流的基本特点河流的基本特点及内容如下表所示:
基本特点内容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及以上的河流2200多条(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水量丰富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二)主要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长河,汉江是其最长支流。长江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长江经过我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
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长江的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 36%,为黄河的20倍,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79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80145号